探索

内娱流量之王,这下真「亡」了

时间:2010-12-5 17:23:32  作者:热点   来源:时尚  查看: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最近,一部国产剧迎来大结局。开播至今不到20天,腥风血雨掀起了一波又一波。从导演到主演,都 难逃网友审判。甚至,一度被网友戏称为《小时代5:封建时代》。这就是郭敬明的新作《云之羽》。但直到现在,这部剧

最近,内娱一部国产剧迎来大结局。流量

开播至今不到20天,内娱腥风血雨掀起了一波又一波 。流量

从导演到主演 ,内娱都 难逃网友审判 。流量

甚至,内娱一度被网友戏称为《小时代5 :封建时代》。流量

这就是内娱郭敬明的新作《云之羽》 。


但直到现在,这部剧在豆瓣上仍未开分。内娱

鱼叔随手看了看评论 。流量

果不其然,内娱被一星二星闪瞎了眼 。流量

合理猜测 ,内娱即使开分大概率也是不及格的命。




到底是剧方捂着不愿接受现实的毒打,还是有效评价人数未能触及开分条件呢?

我们暂且不知道。

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,郭敬明已经不再是流量导演 。

他的观众基本面早已大不如前 。

不仅如此 ,鱼叔还在这部剧的信息里发现了一个新的内幕。

趁着剧集完结,今天就来和大家说道说道 。


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,本剧的导 演、编剧署名为「顾晓声」 。

这是怎么回事 ?


正当鱼叔准备破口大骂时 ,隔壁香玉提醒我拼一下这个名字的首字母。

GXS?郭小四?

只要对郭敬明有点了解,就知道这是他曾经的笔名  。

细品一下,顾晓声这个名字 ,确实有点早年疼痛文学那味儿了 。


没想到,高调如郭敬明 ,如今竟也一改往日作风。

不仅隐姓埋名 , 而且连新剧上线都是无宣传直接空降。

有人说,因为「郭敬明」三个字过分劝退  。

《爵迹》上映前遭到抵制 ,就是因为他是导演 。



也有人怀疑 ,可能因为他抄袭被实锤,不再享有影视剧的署名权  。

无论理由究竟为何,不可否认的是——

从打开剧集的第一秒 ,浓浓的「郭氏风格」扑面而来 。

经典的MV式慢镜头,加上怼脸大特写。



漫天飞雪中,主角强凹破碎感的表情。



还有时不时露出半裸肉体,消费男色。



这不是郭敬明还会是谁 ?!

当然,这些还只是表面 。

了解郭导的人都知道,人家最擅长的还得是青春疼痛。

简单说说这部剧的背景 ,大家浅浅感受一下 。


某个架空时代,江湖有两大对立门派。

一是宫门,隐居山谷的大家族。

以商、角 、徵 、羽四个嫡系为分,各司其职 。

一是,称霸江湖几十年的杀手组织。

按照魑 、魅、魍  、魉划分等级 ,手段阴狠毒辣。

别的不说,光是这些疑似从生僻字合集中找出来的名字 ,就很郭敬明 。


官方自知设定复杂,放出的人物立场图

接下来,疼痛的核心来了——

男主宫子羽(张凌赫饰) ,堪称性转版林萧。

平凡柔弱 ,却凭借圣母版的善良,博得众人的宠溺 。


女主云为衫(虞书欣饰) ,表面上是冷血无情的杀手 。

耐不住内心仍是个向往着为爱人洗衣煮粥的极品恋爱脑 。

单单是人设往那一放 ,想不疼痛都难 。


「郭氏疼痛」的另一个表现手法,撕逼+扯头花  。

时至今日,「发烂发臭」还是乐子人最爱的名场面 。


沉寂数年的复出之作,怎么可能少了名场面 。

只不过 ,这次换成了男人互扇耳光 。


更别说,还有郭敬明最「宠爱」的人设 ,显眼包。

宫商紫 ,号称「宫门唐宛如」  。

见到男人就迈不开步子 ,恨不得扒光对方 ,在肉体上摩擦 。

不管和剧情有没有关系,抖机灵的同时  ,消费一把男色准没错。


总之 ,七七八八盘下来。

即便换上了顾晓声的名号 ,郭敬明还是那个熟悉的郭小四 。

也难怪网友戏称,《云之羽》的最大看点就是「薛定谔的顾晓声」 。


如此掩耳盗铃的做法 ,不禁让人怀疑 ,郭敬明是不是本来也没打算藏。

毕竟,早在开播前 , 他就下场回复过网友 。

称这部剧是:颜值狂潮,颜狗盛宴。


剧集播出期间,他也一如既往地晒出和演员的合照。

这就让人很难不好奇 ,既然如此,何必要换个马甲复出呢?


显然,郭敬明正在抛弃「郭敬明」 。

放到十年前 ,这个名字可是非常值钱 。

最鼎盛的时候 ,郭敬明连续五年稳居《中国作家富豪榜》前三 。

唯一一次屈居第四,还是因为当年莫言拿下诺贝尔文学奖。


2013年 ,郭敬明大胆跨界 。

亲自执导的《小时代》四部电影,累计票房高达17.84亿 ,连续三年蝉联国内暑期档青春片票房冠军 。

文学电影两开花的郭敬明,一度被传身价超过10亿 。


然而 ,「郭敬明」这个名字的贬值,也是前所未有的迅速。

所谓盛极必衰,《小时代》成了他的事业分水岭 。

与其商业成功形成对比的 ,是口碑扑街。

狗血烂俗的剧情 ,影楼质感的镜头,矫揉做作的表演……

被许多人吐槽 ,《小时代》根本不配被称为电影。

最遭骂的,则是它所宣扬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和出身决定论的刻板印象 。


那时的郭敬明 ,并不在意这些 。

宣传期间,更是大放厥词——

上一代电影人的拍摄方式和思维已经过时了,如果导演还用上一代电影人的想法拍摄电影 ,就会出现问题  。

网友骂归骂,有粉丝追捧就行。

就算被指奢华堆砌 ,照旧拉着「时代姐妹花」在他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奢侈豪宅聚会 。


可仅仅三年一过 ,这种硬气就没了 。

《爵迹》 纵然有流量演员撑腰 ,但观众并不愿继续为郭敬明买单。

票房难回本,评分屡破新低 。

社交媒体上 ,铺天盖地全是骂声一片。


上映第四天,郭敬明顶不住了。

路演最后一站,他突然情绪崩溃  ,哽咽着表示——

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,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 ?

是不是只有我死了 ,你们才不会骂《爵迹》?


突如其来的破防  ,非但没有引起观众的怜爱。

反而引起更大的嘲笑声,沉寂已久的抄袭问题也被拿出来审判。

显然,「郭敬明」这个名字已经开始失效 。


眼瞅着拍戏要挨骂  ,郭敬明索性换了个赛道——

上综艺。

作为当时最好的洗白手段,他选的节目是《演员请就位》  。

和陈凯歌、李少红一起,坐上了导师席 。

这,很难不被人质疑才不配位吧 。


事实证明,观众质疑得一点儿也没错 。

嘴上满是掉书袋的理论,可决定演员命运的S卡却刷刷一通乱发 。

也不怪李诚儒老师犀利地痛骂 。


真正让郭敬明丧失商业价值的最后一击  ,是在2020年底。

编剧宋方金在微博发布了一封来自111位影视从业者的联名抵制信, 名为《抄袭剽窃者不该成为榜样 !》。

矛头直指有过抄袭传闻的郭敬明和于正  。


很快,郭敬明在微博上发表声明,向他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抄袭的《圈里圈外》原著作者庄羽道歉。

从2006年他被判抄袭,这份道歉已经迟到了14年 。


随后,正在上映的《晴雅集》紧急停映 。

随着争议愈演愈烈,郭敬明也随之从大众视野中隐去。

此时,「郭敬明」这个名字似乎已经成了他的负资产。

作为一个精明的文化商人 ,他选择直接丢弃这个负资产。

用「顾晓声」的名字重新出道 。



无论是选择「隐身」 ,还是抛弃「郭敬明」 。

背后支撑他的,永远都是商人逻辑 。

小城出身的郭敬明,从来到上海的那一刻就被自卑所包围 。

与身边光鲜亮丽的有钱人相比,他实属物质匮乏 。


在这种心理的趋势下 ,他毫不掩饰对金钱的渴求 。

早年间接受采访时 ,他也坦然表示——

我做任何事的原则就是一定要赚钱 。


不可否认,郭敬明确实有很强的商业敏感度。

凭借《幻城》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一炮走红后 ,他发现青春文学背后的商机。

他选择辍学 ,成立工作室,接连 出版杂志《岛》《最小说》。

郭敬明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。

取得成功之后 ,他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。

当时最流行的 ,莫过于以《超级女声》和《快乐男声》为首的选秀节目。


很快 ,郭敬明和节目的制作人龙丹妮联手搞起了事情。

一边 ,通过为07年「快男」主题曲作词,拓宽郭敬明的知名度  。

另一边,两人策划了一个和「新概念作文大赛」类似的选秀比赛「文学之新」 。

无论是在《最小说》上直播赛程,还是选手之间「卖腐」的互动。

不仅让青春文学变得娱乐化起来 ,也让两人的口袋越来越鼓。


随着国内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,人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。

郭敬明自然也不例外  。

选择哪部作品进行改编 ,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
《小时代》的幕后特辑中,郭敬明说了这样一段话——

国内没有一部成功的都市时尚电影 ,老一辈会讲故事的导演,普遍缺乏时尚的感觉 ,而年轻一代拥有了时尚感觉的导演,又往往缺乏把故事讲好的扎实功底,导致拍出来的电影,更像是90分钟的加长版广告  。


满是奢侈品牌的片尾鸣谢名单

姑且不说他盲目的自信 ,这句话确实点出了当时的现状。

《穿普拉达的女王》在国内爆火 ,不难看出那个时期的观众对时尚片心怀渴望。

以此为噱头 ,哪怕拍得烂 ,也肯定有人愿意看 。


再加上,当时国内电影院属于蓬勃发展的时期,小城市观众成了主要受众。

《小时代》的书粉 ,不乏一些对上海怀揣着憧憬的年轻人。

两者交叠之下 ,走进电影院无非是一场「圆梦之旅」 。

再加上郭敬明擅长的撕逼中煽情环节 ,票房自然一片向好。


一波浪潮之后,娱乐圈变得越发浮华。

郭敬明敏锐地察觉到 ,影视行业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好故事、好内容 。

流量明星往上一堆,就能获得成功 。

就这样,范冰冰 、王源、吴亦凡 、柯震东等一系列「顶流」都被他收入麾下  。


与此同时  ,培养高颜值的「潜力股」 ,也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。

综艺中不断让毫无演技,空有皮囊的演员晋级 ,也是出于此番考量。

说白了,他看中的 ,只有脸 。


然而,郭敬明的如意算盘 ,最终一个个 遭到了反噬 。

因抄袭大火,也因抄袭而被抵制。

因流量明星赚到手软 ,却也因明星塌房而血亏。

《小时代4》《爵迹2》《晴雅集2》全部因为劣迹艺人重新剪辑 。

一个郭敬明 ,几乎见证了一段内娱流量斩断史。


时至今日 ,郭敬明连自己的名字 ,也不敢出现在作品的片头。

口碑更是一部比一部更差 。

甚至连曾经引以为傲的「郭氏美学」,都在群嘲中屡屡「翻车」。

内娱已经难以有他容身之地 。


《小时代》的制片人安晓芬曾经如此评价过郭敬明——

跨界做导演他没有任何优势,但胜在有商业头脑。他深知「只要有定价,在出售 ,它就是商品 ,不用空谈意义」。

显然 ,无论是《小时代》 ,还是《云之羽》。

它们都是这种观念下的产物。

回过头想想,「郭敬明」又何尝不是呢?

而过去的郭敬明之所以能成功 ,也恰恰是因为一个时代的早就。


所以 ,最后我们还得为郭敬明说句话。

即 ,还是应该给「郭敬明」拍烂片的权利。

观众可以不看他的烂片,但不能剥夺他拍的权力 。

正如马未都曾在《圆桌派》中 ,评价郭敬明的《小时代》 。

说中国电影史上将来留下一笔,它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 。

为什么?

你拍这个时代 ,最为不贴谱的奢华,就得拿这个片子说事  。



全文完。

copyright © 2023 powered by 日产a产品在线观看视频-百度百科  sitemap